虎與秤
老虎上磅秤——自稱威風。老虎吃秤盤子——心中有底,比喻心里有把握,心里踏實。本指老虎肚子里有了秤盤的底子,轉指人心里知道事情的原委和底細,并有所準備或有了對策,只是不說出來。例:湘蓮妹子見羅支書和黃村長都在場,已經是老虎吃秤盤子——心中有底了,一點都不慌,表現(xiàn)得特別出色。諺語:不怕山高老虎惡,就怕沒吃鐵秤砣,只要鐵了心,再大困難也可以戰(zhàn)勝。
金蕪改編,曾佑瑄等繪畫的卡通式連環(huán)畫《老虎吃秤砣》,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。
歷史上河南長葛秤工的自發(fā)性組織星秤會成員早上起床后說話忌諱甚多,不準“放快”。“大快”有八,小快七十二。對橋、塔、鬼、霧、龍、虎、夢、牙、狗、窯、天陰、下雨等字都得用行業(yè)隱語。
朱子巖是永康有名的釘秤師傅,有著五十多年釘秤史,如今雖年逾古稀,卻依然精神矍鑠,十四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釘秤至今,手藝越做越精。永康創(chuàng)吉尼斯紀錄的就是他,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打造的的“中華第一秤”,長達3.48米,自重33.8公斤。在這桿秤上,朱子巖釘了龍、虎、松鶴長青、關公等10多幅圖案,每一幅都栩栩如生,特別是那條龍,龍須、龍眼、龍鱗等細節(jié)都很到位。每幅圖案要釘四五天,整桿秤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時間才制作完成。